说到酒很多人都是很有兴趣的。自古以来除了用茶来会客那就只剩下酒了。提起酒,那酒的文化可多了去了。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你所不知道的一些东西。
你所不知道的一些酒文化
其实酒是为了祭祀活动而发明的。在周代以前酒是不能够随便乱喝的,只有在祭祀活动的时候才能饮用。而且喝酒的时候必须要先行礼拜之礼才行,而且还不能喝醉。如果喝醉了,那就好比犯了大罪一样,不可饶恕。
古代是很注重礼节的,对于喝酒来说那确实是一件大事。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的时候是要相互跪拜的。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,叫做侍饮。通常要先行跪拜礼,然后再坐到次席上去。长辈叫晚辈饮酒,晚辈这个时候才可以举起杯子喝酒,并且喝酒的时候要等长辈把酒喝完了,晚辈才能把杯中的酒喝完。
古代宴会上喝酒有四个步骤,分别是“拜、祭、啐,啐爵”。拜是指喝酒前要行跪拜之礼,祭是指饮酒的时候,要先把酒到一点在地上,用来祭祀天地,感谢老天的馈赠。啐的意思就是品尝,尝尝酒,然后夸一下主人的酒,再感谢一下主人。啐爵的意思就是把酒喝完。
你所不知道的一些酒文化
当然除了这些饮酒应该注意的礼节,还有好多有关于饮酒的名词呢。比如说,主人向客人饮酒叫做“酬”,客人要回敬主人,这叫做“酢”,敬酒的时候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,当然客人之间也可以相互之间敬酒,这叫做“旅酬”。有些时候主人还要依次向客人敬酒,这叫做“行酒”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,敬酒的时候,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离开席子,并且要起立,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。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,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,其它民族都是饮酒的,而且饮酒的习俗每个民族有着自己本民族特色风格。
看到这些是不是觉得生活在古代真的是好麻烦啊,不论是喝茶,吃饭,还是饮酒都有着一套很麻烦的礼节,除了礼节甚至还有一套知识体系。这正可以说明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嘛。不过现在我们的生活都过的很简单了。喝酒,喝茶也不会去讲究那么多,茶泡好了,到上就喝,酒满上了就喝,完全不会去搞太多的礼节。